第一性原理


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哲学术语:“每个系统中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,它不能被违背或删除。”

简介

第一性原理(First principle thinking)又称“第一原理”。其实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个哲学术语:“每个系统中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,它不能被违背或删除。”


背景

这个名词被炒的很火主要得益于“钢铁侠”埃隆·马斯克(特斯拉汽车CEO)。他曾在采访中提到自己特别推崇“第一原理”思考法:“通过第一原理,我把事情升华到最根本的真理,然后从最核心处开始推理……”

“我们运用第一性原理,而不是比较思维去思考问题是非常重要的。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倾向于比较,对别人已经做过或者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也都去做,这样发展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。第一性原理的思想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,也就是说一层层拨开事物表象,看到里面的本质,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。”

这是他眼中的“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”——回溯事物的本质,重新思考怎么做。


应用案例

Hyperloop(真空胶囊高铁)

如果马斯克用比较性思维去做高铁,那最多也就在参数上提高,动力更强,流体力学更好等等。

但他回溯到人类造火车的本质目的——将较多的人或货物从指定地点A运送到指定地点B。这是造火车的本质目的,并没有人规定必须用动力牵引的形式造火车。但因为我们长时间以来都是这样造火车的,导致我们固化地认为,火车就应该长成那样子。而伊隆·马斯克却用批判性思维和怀疑精神拷问这个固化认知,回溯到事物的本质,重新设计出颠覆人们观念的东西。

再举一个例子,有没有人思考过:键盘鼠标是我们的真实需求吗?

显然不是。我们使用键盘鼠标的本质目的是什么——向电脑输入指令和信息。为啥要用键盘鼠标,因为技术限制,我们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向电脑输入指令和信息。但是,如果我们的大脑能够直接与电脑交互,那我们就不需要键盘鼠标了。可是我们长时间以来习惯了用键盘和鼠标,所以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,电脑就应该长成那样,有屏幕,有键盘,有鼠标,或者触摸屏。大部分人固化了这个认知,但伊隆·马斯克却用批判性思维和怀疑的精神拷问这个认知,于是有了他的另一个项目——neuralink(脑机融合)

乔布斯经常说Think different,这跟马斯克的这种思维模型很相似。


“便利的获取内容”更重要

20世纪80年代,互联网诞生早期,多数互联网企业都倾力于为网民提供各种网站内容,80后应该有印象,我们一上网就登录搜狐、新浪之类的门户网站。

但远比门户时代更早的十多年前,就有两个年轻人认为:比起内容本身,如何让用户“便利的获取内容”更重要,这将产生万亿美元级的市场潜力。那个年代,网民总量少、互联网上内容稀少、许多服务还是付费,如果这两个年轻人对外宣扬这种想法,公众只会嗤之以鼻,没人会认为他们高瞻远瞩。

但历史证明,少数人的观点多半是对的。这两个年轻人是布林和佩奇,Google创始人。他们对互联网产业的核心洞察:“便利、免费”贯穿了Google从创立到强盛的整个历程。


关键属性

1、第一性原理针对的是“具体情境的具体系统”,它不是孤立的事物,也不能抛开情境讨论。

2、第一性原理虽然具有稳定性,但不是“真理”。

3、第一性原理无法通过运气或者所谓天赋获得,所有人都必须经历“长期观察、实践、思考”才能洞察获得。

总结一下,伊隆·马斯克的“第一性原理思维模型”是指用批判性思维和怀疑精神拷问人们固化的认知,回溯事物背后的第一性原理,即事物的本质,围绕着这个本质,重新思考怎么做。不同的事情,不同的领域,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第一性原理,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发现与探索。

0

【第一性原理隶属于分类: 基础概念

它起初由本站用户:刘欣Eden于4年前 创建。

该内容的链接是:

目录